干枯的河道,灰蒙的天空,當大巴行駛過數十道蜿蜒崎嶇的盤山公路,來到甘肅省靖遠縣仁和小學時,很難想象,竟然有那么多孩子,會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學習長大。發(fā)出這般感嘆的,是大巴上來自上海鏈家·新聞晨報周到甘肅公益行的志愿者們。
9月10日至13日,由上海鏈家、新聞晨報周到App共同招募的27人甘肅送書公益行志愿者團隊,先后探訪了靖遠縣東灘小學、紅英小學、東升中心小學三所學校,同時回訪了地處偏遠山區(qū)的仁和和大廟兩所學校。

稀缺的教育資源,讓山區(qū)孩子分外珍惜
短短四天時間,志愿者們共為孩子們新建了3個圖書館,上架15000多冊圖書;還走上講臺,為孩子們帶去了12堂精心準備的志愿者主題課,課程涉及英語、音樂、心理、體育、拓展等。其中,上海鏈家志愿者李德林在主題課上呼吁孩子們長大以后一定要走出大山看一看,并把手繪版上海地標明信片一一送給孩子們,而上海鏈家志愿者廖志文則給孩子們上了一趟聲情并茂的音樂課,不僅教會了他們唱國歌識簡譜,還講述了國歌背后的故事。
從澳大利亞歸國的志愿者——盧蔚巍,給仁和小學的同學們開始了一堂他們從未體驗過的英語課:在小游戲和互動中,學習如何用英語來描述蛋糕的制作過程。“我之前一直在澳大利亞做社工,給當地的難民教授英文課,回國后便一直想了解國內山區(qū)孩子教學現(xiàn)狀。在得知這次公益行會前往甘肅后,我特意準備了一些國外原版英文教材,希望能讓這里的孩子們體驗到大城市的英文課。”盧蔚巍說。

15000冊!愛心捐書,點亮全城
今年是鏈家聯(lián)合新聞晨報周到第二次發(fā)起“愛心捐書,點亮全城”的圖書募捐活動。2017年募捐活動共募集到6000冊圖書,由志愿者們前往甘肅,為山區(qū)孩子們親手搭建愛心圖書館。有了去年的鋪墊,今年上海市民的熱情更加高漲,截至出發(fā)去甘肅前,圖書募集總量已經達到15000冊,比去年整整多出兩倍。
上海市民張先生是本次捐贈活動的參與者之一,他一個人就捐了3箱文具和體育用品。“我們都曾有過一個憧憬的、現(xiàn)實的童年。當山區(qū)孩子們的童年與我們差距很大時,這不是他們的錯。作為一個成年人,應當有相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張先生說。
熱衷公益,責無旁貸。但是,對于大部分像張先生一樣的熱心市民來說,他們很難有辦法親自前往山區(qū)看望孩子,因此只能將這份愛心托付給公益組織,讓他們把大家的關照與希望帶進大山里。
“愛心捐書,點亮全城”的圖書募捐活動才剛舉辦到第二屆,但鏈家公益為偏遠貧困山區(qū)小學建立“愛心圖書館”這件事,早從2011年就開始了。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鏈家公益累計已捐贈圖書517245冊,惠及學生47973名。自2017年5月上海鏈家啟動愛心圖書館項目,已累計收集圖書共25000余冊,為山區(qū)孩童的6所學校援建了愛心圖書館。
他們就像一名名“愛心搬運工”,把收集到的書籍,一冊冊送到最需要的孩子手上。
公益大家庭的縮影,喚醒更多人的愛心
愛心捐書,只是鏈家公益眾多項目中的其中一個,實際上,鏈家從事公益事業(yè)已有十多年之久,主要集中在關注貧困地區(qū)兒童發(fā)展和打造便捷社區(qū)兩大方面。
對于身處上海的市民來說,他們最能切身感受到的,就是家門口鏈家門店的免費便民措施。當你急需打印復印文件,又或者遇到大雨傾盆而又沒有帶傘的時候,都可以到附近鏈家門店里尋求幫助。
這是鏈家從2014年起啟動的“鏈家在身邊”社區(qū)公益項目。在全國范圍內的門店里,鏈家承諾將為居民免費提供8項便民服務:應急打印復印、應急電話、便民飲水、應急雨具、愛心圖書捐贈點、詢路指引、應急上網和應急充電。
埃哈伯德曾經說過,幫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幫助別人。顯然,鏈家所提倡的公益已經滲透進市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代表的,是所有投身于公益事業(yè)中的一個縮影。
步履不停,公益不止。連續(xù)第二年的鏈家×周到甘肅公益行,就是希望能通過身體力行,來喚醒更多人對于山區(qū)孩童的關注,加入到熱衷公益的隊伍中來。
上海鏈家向全城發(fā)起倡議:如果您家中有閑置的童書、繪本,可以就近送到鏈家門店,上海鏈家將履行“愛心搬運工”職責,把這些愛心書籍送到最需要的孩子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