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由智伴兒童機器人獨家冠名贊助的大型成長觀察類節(jié)目《愛幼星球》如期開播。
辣媽艦長朱丹、副艦長智伴兒童機器人和著名主持人李晨攜手萌新團,與育兒專家李潔、“蝦米媽咪”/《育兒正典》作者余高妍(知名兒科醫(yī)生媽媽),與現(xiàn)場嘉賓及電視機前觀眾共同探討科學育兒方法。

圖1:節(jié)目宣傳海報 朱丹

圖2:節(jié)目宣傳海報 李晨

圖3:節(jié)目宣傳海報 余高妍
從上到下:著名主持人朱丹、李晨、兒科醫(yī)生媽媽余高妍
本期《愛幼星球》選取了困擾父母多時、育兒圈中熱議不斷的話題:
1、孩子養(yǎng)成的特殊習慣究竟該如何改掉?
2、孩子為什么會養(yǎng)成這種習慣?
3、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和家庭成長環(huán)境有關系嗎?
4、這種特殊習慣的背后反映了孩子怎么樣的心理需求呢?
智伴兒童機器人接收到“地球求助信”后,與艦長朱丹及各位育兒專家了解到了三個孩子的特殊習慣:
特殊習慣1:喜歡抱著自己的“愛物”不肯放手;

圖4:劉軒豪小朋友拉扯著“愛物”不愿意放手
特殊習慣2:喜歡啃咬指甲;

圖5:朱奕憬小朋友不停的啃咬指甲
特殊習慣3:喜歡觸摸隱私部位。
為了進一步了解孩子情況,李潔老師和蝦米媽咪向三位家長提出了疑問:
究竟是孩子存在問題?
還是爸媽出現(xiàn)了問題?

圖6:育兒專家提出孩子身上的問題源于家長
一番仔細了解后,副艦長小智伴發(fā)現(xiàn)這三個家庭普遍出現(xiàn)了同一個問題:家長工作的繁忙,無法高質(zhì)量的陪伴在孩子身邊,沒有給予孩子成長所需的關懷與陪伴。
據(jù)相關權威報告分析顯示,隨著城市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中國父母工作和家庭難以兩全的矛盾愈發(fā)突出。以80后為主的職場主力軍中,全職父母占比不足10%,僅30.32%父母有相對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中國國內(nèi)67.75%兒童由老人照顧,兒童教育趨向“老齡化”,兒童普遍缺乏科學的啟蒙教育及高質(zhì)量的親子陪伴。在現(xiàn)如今的普遍家庭現(xiàn)象中,家長們普遍認為陪伴就是陪在孩子身邊即可,但卻缺少了心與心之間的交流。
愛幼星球育兒專家指出,每個孩子的年齡段需要的陪伴是不一樣的:

圖7:育兒專家李潔
2歲以前,幼兒需要的是保姆式的陪伴,滿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即可;3-6歲時,孩子則需要更多的“玩伴”,需要父母參與到自己的生活中來,需要父母給予強烈的支持與呵護,可以在日常的每一個小進步中獲得父母的認可及近距離的“心”交流。
為此,《愛幼星球》育兒專家們及智伴兒童機器人指出:孩子異常舉動或不良習慣,大多源于家庭環(huán)境及父母行為的影響。
在《愛幼星球》中,擔任副艦長的智伴兒童機器人一貫以“智能陪伴·快樂成長”為核心理念,從概念的提出到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智伴兒童機器人始終秉持著以用戶需求為剛需點。智伴兒童機器人擁有豐富的智能教學、親子陪伴等功能,不僅能體驗流暢的親子微聊功能,給家庭搭建跨時空的美好橋梁,還能讓家長與孩子隨時隨地暢聊,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
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位良師益友,作為家長科學育兒的好幫手,智伴兒童機器人也在不斷的體驗升級優(yōu)化的服務中,將為廣大家庭、父母及孩子帶來更好的體驗,讓工作忙碌的家長也能為孩子帶來更高質(zhì)量的陪伴。

圖8:主持人李晨和小朋友
與智伴兒童機器人堅持科學育兒同一理念的《愛幼星球》,也將繼續(xù)針對當前父母育兒難點、痛點,每期選取一個大家關注的話題進行討論,并給出相應育兒建議,致力為爸媽們解決育兒難題。
9月鎖定每周三晚22:05北京衛(wèi)視《愛幼星球》,跟著智伴兒童機器人一起學習科學育兒好方法吧!

圖9:節(jié)目宣傳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