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電信網絡詐騙套路層出不窮,貨幣造假手段也日益多樣化,老年人無疑是較易受騙的群體之一。為提高老年人的風險防范意識,近日,恒豐銀行上海分行在浦東新區(qū)海院小區(qū)居民活動中心,舉行了一場“反假幣”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金融知識宣講會,此次宣講特意面向小區(qū)50歲以上老年人開啟報名通道。 活動當天,距離開場還有半小時,可容納40人的活動廳就已坐滿了居民,為了能讓這些阿姨、爺叔對金融防范知識不感覺枯燥乏味,能在活動中真正有所收獲,恒豐銀行上海分行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發(fā)裝備” 到場居民一入場就領到了兩樣“裝備”,一支帶放大鏡的反假幣紫光燈,一本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手冊。 “強互動” 對阿姨、爺叔們的宣講,可不能一味的照本宣讀講理論,既然是“辦實事”,就應該“有實效”,讓大家拿出手中的紫光燈,對著人民幣照一照、看一看、摸一摸,再聽一聽假幣的特征,大家一下子就記住了“動感光波”、“反轉變色”“白水印”等專業(yè)術語。此外,宣講的小伙伴還對居民們講解了很多常見的真假幣掉包手法,讓老年居民日常實用人民幣時要時刻提高警惕。 “多感受” 在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宣講環(huán)節(jié),居民們觀看了由恒豐銀行上海分行自制的反詐案例視頻,涵蓋了常見的詐騙手段以及防范方法,在觀看的時候,居民們時而為主人公著急,時而又為主人公的損失而惋惜,更有一位阿姨在活動后識別出了潛伏在自己朋友圈內的“陌生炒股大神”及時進行了拉黑。 整場宣講會居民們都非常投入,在“你問我答”環(huán)節(jié),針對哪些屬于詐騙的“套路”的提問均能回答正確,并紛紛表示“一定要把今天學到的回去給兒子、女兒上上課”“太實用了”,海院小區(qū)的居民聯絡員則表示“這樣的活動,干貨滿滿,相信他們現在對待一些高額誘惑,小恩小惠的套路都更有防范意識了,歡迎你們以后多多舉辦這樣的活動!”(企業(yè)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