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暨2022年南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現(xiàn)場,22輛科普大篷車整齊地停放在淅川縣湯山濕地公園廣場,面對一件件科普展品一群身穿紅色校服的學生們激動地大喊:太好玩兒啦! 
科普志愿者給學生現(xiàn)場演示講解科普展品“合作運球”的操作方法。 
奇妙的科普展品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 輕輕轉動手輪,小小的鐵錘就會敲擊兩側的鑼和鼓,發(fā)出響亮的鼓點和清脆的鑼聲?!拔覀儾]有直接敲打鑼鼓,只是轉動了這個手輪,鑼鼓怎么會響呢?”來自淅川縣九重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的趙怡心、楊舒瑩、李丹陽和劉文鑫圍在一件名為“鏗鏘鑼鼓”的科普展品前,一邊動手操作,一邊發(fā)出疑問。與此同時,脈搏波血壓計、滾出花樣、鐵釘橋等數(shù)十件科普展品吸引了眾多師生和群眾的目光,他們沉浸在科學的海洋里,體驗科普活動的樂趣,感受科學的神奇魅力。 
科普志愿者在給孩子們講解網絡安全知識。 
學生們在觀看機器人表演。 該校老師范新慶說:“這些科普展品涉及到聲、光、電、力等方面的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參與性和互動性,能夠有效激發(fā)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對他們的學習很有幫助,希望這樣的活動經常舉辦,在鄉(xiāng)村孩子的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p> 
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暨2022年南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現(xiàn)場。 9月19日至25日,由河南省科協(xié)、河南省文明辦、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鄉(xiāng)村振興局、河南省水利廳和南陽市委市政府聯(lián)合開展的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暨2022年南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渠首正式啟動,活動旨在更好地發(fā)揮科普大篷車科普“輕騎兵”的作用,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生態(tài)文明建設,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 
科普大篷車車隊行進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渠首大橋上。 活動期間,從全省調集的22輛科普大篷車將深入淅川、西峽、內鄉(xiāng)60多所中小學校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為15萬余名學生送去豐富的科普資源,奉上精美的科普盛宴,同時開展渠首精神宣傳、農技專家走基層、科普專家報告會、走遍河南的網絡安全科技館、心理健康體驗、科學實驗秀等近30場專題科普活動。 
現(xiàn)場群眾抱著孩子在操作體驗科普展品“鏗鏘鑼鼓”。 
科普活動現(xiàn)場,一位老人通過科普展品“脈搏波血壓計”測量血壓。 據了解,河南省科協(xié)積極引導科普資源向基層特別是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下沉,依托科普大篷車開展了一系列貼近民生、卓有成效的科普活動?!笆濉币詠?,全省科普大篷車累計開展科普活動9250次,行駛總里程69萬公里,780萬人次受益,有效提升了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公民科學素質,為實現(xiàn)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了科技力量。尤其是2018年以來,精心謀劃實施科普大篷車“走進三山一灘”系列活動,先后走進大別山區(qū)、伏牛山區(qū)、太行山區(qū)及沿黃地區(qū)的20個縣(市、區(qū))、453所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校,讓70余萬名青少年近距離感受了科技的魅力,鑄就了科學夢想。河南省科普大篷車進基層志愿服務活動被表彰為全省“優(yōu)秀志愿服務項目”先進典型,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志愿服務團被中宣部表彰為2021年度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優(yōu)秀團隊,入圍全國十大基層科普人物提名,8個明星車隊、8位明星工作者、8位明星志愿者在科普大篷車20周年活動中受到中國科協(xié)表揚。
|